購買電鋼琴專案研究

很多選購者到我們倉庫來挑選與試彈,右彈KORG B1,左彈YAMAHA P115,還是選ROLAND FP-30遍彈更多琴卻下不了決定。其實預算是有一個範圍的,但不清楚自身需求才是難以抉擇的原因。

我們先不討論7萬塊以上的電鋼琴,那沒有上限的功能與比較範圍,也不是大多數人的預算。這裡討論的電鋼琴是家用的,也就是已經付有喇叭,可以接耳機。我們等先問自己幾個問題,哪幾個是最重要的考慮

·       攜帶/移動性

·       預算範圍

·       音色

·       觸鍵重量

·       和傳統鋼琴的差異

·       是給不知道會學琴多久的小朋友使用

·       需要電子琴功能

攜帶/移動性 – YAMAHA P系列是Portable的設計,輕量化,可惜台灣YAMAHA硬綁上木琴架,再也無法Portable。如果您會常搬動或攜帶,小電鋼琴如ROLAND GO PIANO有相同的音色與接近的觸鍵。其他不少20000元出頭以下的電鋼琴都是可搬動的。當然ROLAND FP-30重達14KG,算是低預算可搬動中最重的了。

預算範圍 – 15000~25000囊括了大部分可選擇的高品質琴,有非常接近傳統鋼琴的音質與觸鍵,又可戴耳機與調整音量,很適合晚上練琴。如果您想挑選一台5年內不需升級的琴,那麼值得考慮25000以上的琴。非常熱門的有YAMAHA P-255 (4萬以上), ROLAND FP-90 (6萬以上)KORG LP-380(日本製中最低價位的琴,3萬以下)。音樂教室最推薦的還有YAMAHA YDP-S52

音色 – 預算很主觀,也很好決定,但音色更主觀,對大多數人卻很難,因為我們不是鋼琴家,並非每天彈琴,難以決定AB兩台琴音色哪台較喜歡。YAMAHA的音樂老師從小都彈YAMAHA的琴,聽到其他品牌電鋼琴都認為是奇怪的聲音,甚至不覺得是鋼琴音色。 主要因為YAMAHA電鋼琴音色取樣來自YAMAHA平台鋼琴,ROLAND來源就不同,可能是史坦威,可能是自己編撰的音色。我遇見過KAWAI的老師來試彈,就是不喜歡YAMAHA的聲音但是覺得KORG最好。

觸鍵重量– 要練習彈琴觸鍵重量當然重要,但傳統鋼琴有個琴捶打弦,這是電子樂器很難模擬的。所以你會覺得有重量,但感覺不一樣。如果您要進音樂系,終究還是需要傳統鋼琴。但越來越多音樂系的人來買電鋼琴,主要是觸鍵已經越來越像,而且晚上才不會吵到鄰居得以繼續練琴。各家電鋼琴為了模擬觸鍵,都發明的一系列的觸鍵科技,你不去試彈是感覺不出差異的。至於小朋友要用的,我反而建議從輕的開始,不要像電子琴那樣是空的沒重量的就好。小朋友能掌握較輕的鍵,較容易彈好,建立自信。這不是比甚麼都更重要嗎?

和傳統鋼琴的差異– 除了觸鍵,聲音之外,外型是一個考量。您希望在家裡看起來像家具,像是傳統鋼琴那樣,您就比需挑選非portable, KORG LP-380以上的等級,整合琴架,三踏板,琴蓋。通常3萬元起跳。

給剛開始學琴的小朋友用 ? 其實把電鋼琴視為電器是比較正確的認識,就像電視機,每年有新產品,今年的新產品不論價格與功能都更勝上一代。5年前5萬元的電鋼琴必定比不上今年出品的2萬元電鋼琴,不論在音色與觸鍵上,完全沒有機會。想想看5年前有4K電視嗎? 5年前5萬元的電視或手機幾乎完全退出市場了。

如果是剛學琴,就不要花5萬買琴了,2萬當上限非常合適,因為目前2萬元產品品質足夠小朋友好好地彈5年了,5年後要捨棄它也不會太可惜。想想目前多少家庭放了10萬元的傳統鋼琴當家具?

需要電子琴功能 – 我指的是錄音,鼓聲等等功能。近來幾乎所有電鋼琴都有USB to HOST的插孔,也就是可以和電腦連結使用MIDI傳輸訊號,可以使用DAW軟體來編曲錄音等。也幾乎所有的琴都有鋼琴之外的聲音如電子鋼琴,風琴等。

據我了解,90%的人就真的只是彈琴,不需要其他功能甚至其他音色。花錢買了一大推功能卻沒用,相當可惜。其實KORG B1就是為這種人設計的。但有人需要CP值超高,甚麼都有的電鋼琴,這讓YAMAHA P-115創造了市場奇蹟。ROLAND FP-30綜合了兩者的優點,去年一出現就變成市場領導者。

亞斯頓鍵盤是站在電鋼琴市場第一線的業者,每日接觸不少選擇電鋼琴的人,有的是專業樂手,更多是媽媽。以過去曾是樂手,加上過去4年銷售的經驗,希望這篇文章能對苦惱的人有小小的幫助。

林志杰 LINE ID 120280274

Shopping Cart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