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cording雜誌 2023一月號: 錄音室與舞台上下個世代的電子鼓 EFNOTE 3X 與 EFNOTE 7 評閱

RecMag_full-article

所有 EFNOTE 的鼓都在多感應器(multi-sensor)外殼上使用雙層網狀鼓皮,並配備了該公司精選的 360° 橡膠鈸和精緻的音源機。 除了hi-hat支架和大鼓踏板外,每組鼓都包含和傳統硬體互補的客製套件。 除此之外,您需要的一切都在紙箱裡。包括將鼓打板和鈸連接到音源模組所需的所有導線。

品牌和型號

EFNOTE 系列中有三個型號層級,每個型號都可以選擇標準配置或擴展配置(用字母 X 表示)。

請注意,每個型號的音源、音色、鼓筒和鈸選擇都是為該型號特有。 您也可以混搭起來、或添加套件,但聲音模組本身(雖然可以不時下載新軟體聲音和韌體升級)不可互換。 例如,您不能購買 EFNOTE 3 並將其擴展為 EFNOTE 7X。 但是,您可以反向工作並使用 7X 模組來控制 3 或 5 系列。

EFNOTE 3系列

EFNOTE 3 是最基本款。

它配備了四個白色閃光飾面單體式 FRP(纖維增強塑料)外殼的鼓筒,帶有一個 12 x 4″ 小鼓、兩個 10 X 3.5″ TOM和一個 12 x 4″ TOM。大鼓是一個 8 x 3″ 打擊墊。 有兩個 14 英寸的Crash,一個 16 英寸的Ride,這是該系列中唯一使用 12 英寸Hi-Hat和隨附的踏板。所有的鈸和鼓安裝在四個Lambda 三腳架。

EFNOTE 3X 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額外的 12 x 4″ TOM,它的外殼採用 EFNOTE 所謂的黑色橡木色(oak-ish)。3X 升級到一對獨立支架的 14″ Tru-Motion Hi-hat,加上幾個 16 英寸的crash和一個 18 英寸的ride。

最後,雖然是小size,但它是帶有雙網狀鼓皮的 12 x 4″ 大鼓。

EFNOTE 5

談到EFNOTE 5(和 7)系列套裝,它們採用由 6 層樺木(birch)製成的雙面鼓皮傳統筒身。庫存套裝包裹著白色閃光,而

X 型號再次採用黑色橡木色。

EFNOTE 5 是一個 4 件套。

它有一個 12 x 5″ 附有7個感應器的小鼓、一個 10 x 7″ 桶鼓、一個 12 x 12″ floor tom和一個 16 x 12″ 大鼓。 它配有 14 “ Tru-Motion 獨立支架Hi-Hat、8 “Splash、16 “crash和 18 “ride,並包含鈸支架和安裝硬體。

EFNOTE 5X 增加了一個 13 x 13″ floor tom和第二個 16″ crash。

EFNOTE 7

也是一個 4 件套,包括一個全尺寸 14 x 5.5″ 附9個感應器的小鼓、11 x 11″ rack tom、15 x 15″ floortom 和 20 x 15″ 大鼓。它有 14″ Tru-Motion獨立支架Hi-Hat、16″ crash 和 20″ ride。

7X 增加了第二個 13 x 13″ floor tom、一個 8″ splash 和世界上第一個可堆疊的 17″ 電子效果鈸。雖然我手上沒有拿到一個,但我在 NAMM 展會上演奏了它和 8″ splash,了解這是一個非常邪惡的概念。

同樣地,所有支架(Hi-Hat和大鼓踏板除外)都包括在內。

音源機負責音色選擇和鼓調音、立體聲pan、音量和調控。

您還可以調整觸發器(trigger)和區域(zone)以適應您的演奏風格和触感。 還有一個可自行定義音頻路由矩陣(audio routing matrix)、鼓/鈸路由矩陣、節拍器、擊打分析、練習工具、內部groove錄音機和設置列表(setlist)功能。

添加額外或重新排列鼓聲順序時,音源機會自動調整該鼓(或鈸)感應器和區域配置。

藍芽無線裝置

經由藍芽讓妳播放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歌曲和聲音進行即興演奏。

如果您下載免費的 EFNOTE APP,您可以遠程觸發鼓組、編輯音量(當播放groove時)以及快速置換觸發器/打擊墊routing。 您還可以存儲您的自定義組合和触發/播放配置,這在多個鼓手共用一套鼓時非常方便。 此外,它還有藍牙 MIDI 輸入和輸出。

聲音

EFNOTE 聲音完全是sample base (取樣聲),使用了 EFNOTE 所謂的 Tru-Aco™ 聲音技術。

據該公司稱,取樣為zero resynthesis(非再合成或remodeling)而錄製到的高解析度、真實立體聲原始採樣聲音。 大約 95% 的鼓聲是完全原生的(acoustic based),只有 3 和 3X 包含一些溫和的老式電子鼓聲。 如前所述,您可以調整每個鼓的調音、damping(衰減)和 EQ,並從八個混(reverb)之一添加氛圍。 您可以更改每個鼓和區域的立體聲pan和音量,並且可以從任何可用的鼓或鈸構建自己的鼓組。 如果您追求奇特的聲音、民族特有音樂或虛擬模擬 40″ bass drum的能力。當然這些可能不是您想要的。

您將獲得各種風格的經典原聲鼓和鈸的交錯組合,包括鬆散、蓬勃發展的大樂隊、超幹的 1970 年代鼓組、競技場搖滾、放克、爵士樂、現代流行音樂等等,包括帶有baked-in,compression和Pre-EQ。

3 系列套件帶有 16 個預設鼓組(preset),由 50 種樂器(音色)和 34 個user-slot(使用者可自行定義的空間)組成。 5 系列提供 17 個preset和 128 個樂器以及 83 個user-slot,而 7 系列有 20 個預設、128 個樂器和 80 個user slot。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局限,但這裡的重點是可玩的、高質量的原聲套件,而不是深度扭曲的聲音設計。

也就是說,我確實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遺漏。

雖然有一個單一的小鼓關閉選項,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brush、rute或mallet可供選擇——所有這些都在爵士樂、當代崇拜和現代民謠流派中很受歡迎。

ELISE 傳感器技術

ELISE 將您演奏的細微差別從鼓和鈸轉化為鼓控制器,具有出色的一致性、穩定性和低延遲。

鼓點

每個鼓都包含多個感應器,旨在消除演奏表面上的熱點。

鼓都使用傳統的鼓箍(hoop)和調音耳(lug),因此您可以調整鼓皮以對您的演奏風格做出物理反應,並從所述傳感器獲得最佳響應。 每個TOM都是一個雙區鼓(2 zones)。 您可以彈奏鼓皮上和其邊緣,它們覆蓋著高強度橡膠。 全尺寸小鼓是 3-zone的,帶有head、rim(shot)和side stick三種聲音。 Side stick是打擊在小鼓側面的堅固的橡膠包覆金屬板。

音源模組

7 x 4.5 x 1.5″ size的音源機是鼓的核心。每個聲音和配置都是根據系列型號量身定制的。該裝置由金屬製成,帶有單色 90 年代風格的觸控螢幕和一個導航轉扭。在設備的左側,您會找到一個 1/8″ 耳機輸出、1/8″ 音頻輸入和一個電源插座。右側是一個 Micro USB 口,用於連接您的電腦作為 MIDI 控制器和 8 channel audio接口(Mac 和 Windows)。進一步的連接——1/4″ 立體聲輸出、傳統的 5 針 DIN MIDI 和所有 TRS 鼓trigger——通過兩個 D-Sub/breakout snake 連接器進行 .

使用於LIVE中:

除了擔任 RECORDING 的編輯外,我還是威斯康星州拉辛 Grace Church 的技術總監,負責監督擁有 2,000 個座位的教堂的現場音響、技術、線上直播、錄音等。 通常,我們在傳統的現代禮拜環境(2-3 把吉他、貝司、琴鍵和 3-6 位歌手)中使用真正的鼓(沒有鼓籠drum cage)。 當我們希望添加一群人來合唱、一個三隻horn的組合或小提琴和大提琴等樂器時,鼓組可能是個問題(所有這些都是聖誕節季節的情況)。 添加電子鼓選項的想法是可以消除這些場景中的鈸聲亂串,而且我也很高興探索一些新的聲音選項。 我們有四位鼓手(包括我自己),他們的口味和演奏風格各不相同。 通過與美國經銷商 Artesia Pro 合作,我們決定使用最接近每週使用的acoustic鼓 — 4 件套 22″、12″ 和 16″ 鼓組以及 14″ 小鼓。 鈸配置為 14″ hi-hat、16″ 和 18″ crash cymbals,以及 22″ ride。 因此,我們選擇了 EFNOTE 7 並添加了第二個 16″ crash。 我們的鼓手都在該套件上花費了一些設定的時間,我們三個人在多次排練和侍奉中使用了它。 演奏反應的範圍從“Ewww,mesh head”到“這些感覺很好”和“這些鈸是 很奇怪,”到“哇,他們的反應比我預期的要好。”

觀點

從聲音的角度來看,每個鼓手對這組鼓的感覺主要取決於他們設定的內容,和是不是能達到他們的期望。

如果一個人坐下來只是想要有個驚喜並期望它們的聲音、感覺與傳統鼓沒有區別,就會感到沮喪和失望。

會有一個學習曲線,不僅在於如何駕馭技術,還在於如何玩這些技術。

如果您找到 2-3 個您最初被吸引的鼓組聲,然後調整它們並加以品嚐,樂趣會顯著提高——尤其是當您開始對所選鼓聲形成個人依戀時。 在調整聲音時,您會感受到它的反應和理解最好的演奏方式。 我們的大多數鼓手都喜歡更深沉、厚實的小鼓聲和地板隆隆聲的TOM,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調音、dampling和 EQ 控制來實現。 此外,許多鼓聲有點過於乾燥,通過添加更多ambience很容易彌補這一點——我最喜歡Hall 2這個效果。

第二步是調整觸發反應(trigger reaction),如有必要,以小幅增量進行調整,直到感覺合適為止。

例如,當我稍微向上調整播放曲線(playing curve)時,大鼓聲對我來說更加一致。 雖然整體上的串擾(cross talk)幾乎為零,但一位鼓手在小鼓鼓皮邊緣觸發了一些錯誤的rim的聲音。後來我們轉緊鼓皮和調整 X-Talk 參數得到了補救。

雖然hi-hat聽起來很棒,但設定和習慣他們可能很棘手。

所有三個區域都有hi-hat校準功能和設置,但這還取決於您的實際hi-hat支架和您的打擊觸感。 我覺得奇怪的一件事是,在更換鼓聲時,Hi-hat聲總是變成open,您需要打開和關閉一次才能使它們成為close的聲音。

鈸的感應範圍、音量與感應度真正讓EFNOTE超越其他的電子鼓。 每個自由擺動的鈸都是 3 區、bow、edge和cup(cup需要第二條線,8″ splash 僅為 2 區)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它們是多感應器 360° 設計。與許多電子鈸不同,您可以在它們的任何位置演奏和靜音(choke)它們360度圓周。 HH採用 3 區設計,增加了第二個(塑膠材料)底鈸,並使用光學傳感器陣列使踩鈸演奏盡可能正常和逼真。 EFNOTE 是第一家提供從 8″ splash 到大型 20″ ride 的全套鈸選項的公司。 當然,您可以使用任何尺寸的 EFNOTE 鈸來觸發您想要的任何鈸(或鼓)聲音。 我想到就像一個好的 88 鍵midi keyboard加上一個很棒的鋼琴音色庫。 在 2022 年 NAMM 展上演奏 EFNOTE 7X 時,我的最初反應是,這是我演奏的第一套電子鼓,它讓我接近實際原聲鼓的感覺和反應——我被它吸引了, Hi-Hat清晰度和聲音讓人驚艷不已。

令所有鼓手印象深刻的是鼓的靈敏度和音量範圍廣泛。 我發現 EFNOTE 在適度到輕柔的觸感下演奏得最好,可以拉出非常敏感、細膩的樂段; 但是,如果您進入其中,許多聲音會非常劇烈地破裂和跳躍。 也就是,練習和建立肌肉記憶在這裡是必不可少的。 另一個觀察結果是快速的小鼓和TOM可以產生機關槍的效果。

MIX使用:

除了鼓手之外,我還收到了很多聽眾的評論,包括“鼓聲聽起來不一樣”、“鼓聲很棒,那些看起來很有趣的鈸是怎麼回事”、“我聽不到鈸的聲音, ”和“哇,新裝備? 看起來不錯!” EFNOTE在前台和直播線上聽起來都很棒,我喜歡鼓手們創造性地從一首歌曲到另一首歌曲改變鼓聲。 確實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的一件事是,原聲鈸通常是房間中最響亮的東西,並為混音添加清脆的聲響。

相比之下,最初,混音聽起來有點沉悶,我發現自己想提高鈸的音量……但我不能不在舞台上要求鼓手這麼做。

我不想以犧牲他們的混音為代價來調整音量。 這裡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是耳機輸出可以重新分配為第二組輸出。 例如,您可以將大鼓分配給 1,小鼓分配給 2,其餘的鼓分配給立體聲 3/4。 將來,我計劃使用耳機輸出,1/2 立體聲鼓和 3/4 立體聲鈸。

錄音室使用:

我還收到了一套 EFNOTE 3X,可以在我的工作室和家裡使用。

在這裡,較小的尺寸更易於管理和配置,而且我確實喜歡手邊有兩個額外的TOM。 我想我可能會對較小的大鼓板感到失望。 是的,20″ 大鼓確實感覺更紮實和真實,但適應 3X 對我沒有問題。同樣,雖然小型 12″ 小鼓包含較少的內部感應器,但我從未覺得或聽到過這是一個問題。

作為錄音室工具,這些鼓組聲聽起來很棒。 讓它們保持乾淨、無壓縮甚至無混響效果的聲音,可以更輕鬆地在 DAW 中這麼做,就像我錄真鼓一樣。 錄音使用USB 8-channel音頻輸出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,我特別喜歡將EFNOTE 3X用作我的許多 VST 鼓聲的 MIDI 控制器。 它比搜索和生成 MIDI groove要快得多。 我喜歡在 3X 上添加的電子鼓聲音的多樣性,還找到了我最喜歡的鼓聲set——楓木貝殼(maple shells)。 該鼓組中的鼓在 EFNOTE 7 中叫做 Maple King – 有一些不同的鈸、調音和消音(muffling)。

總之EF-Notes

兩個 EFNOTE 型號中包含的聲音、感覺、外觀、構造和響應的結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它會讓我團隊中的所有鼓手成為真正的信徒嗎? 這是一個分裂的提議,更多的是“我只是不喜歡電子鼓”而不是“我不喜歡這些電子鼓”。不管怎樣,我認為音樂指導傾向於不只是更換原聲鼓 ,而是將 EFNOTE 7 添加為高品質電子選項。

對我來說,我可以很容易地在我的工作室中看到一套 EFNOTE 鼓,添加另一個創造性的打擊樂選項,儘管 EFNOTE 7 有最棒的演奏感與可打擊性,但我也喜歡 EFNOTE 3X 的較小尺寸和增加的多功能性

.真正的結論

如果您正在考慮在演唱會或工作室設置中添加電子鼓,您真的需要去考慮 EFNOTE 系列。

光是鈸技術就可能會顛覆你的想法和看法。

Shopping Cart
回到頂端